股票代码:600728

EN/C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政府扶持信号释放 云计算能否乱中求生

2014 |2014-07-24

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与商业伙伴见面如果不谈点“云”,绝对OUT了。


来看一下IT各个行业“云”概念的运用。


从产品来看,智能手机推出云手机、PC机推出云计算、家电行业推出基于物联网的云运用。从行业热点来看,移动互联网已经启动云计算的另一种应用模式。从政策角度来看,物联网、三网融合都为云计算带来无限的发展机会。而这些都激发了行业巨头的关注热情。


一方面,各地方政府积极上马云计算示范项目,大规模建设数据中心。联想、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行业巨头纷纷投身云计算。现在连VC也行动起来,将云计算领域的创新公司作为新的投资方向。另一方面,在技术与概念已经成熟的云计算领域,众多企业却没有找到盈利路径,即围绕云技术的商业创新,还没有找到成功撬动的支点。如何盈利,是云计算在成为市场热点多年之后的现实难题。


国家云计算第二批试点名单正在酝酿当中,地方政府和重点企业正在积极备战,以期进入名单。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切实的好处:2011年工信部、发改委发布了第一批5个试点方案,首批专项资金共下发6.6亿元人民币。


“国家下发6.6亿元,地方政府、企业配套资金加起来要超过上百亿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不仅是资金支持,2012年上半年的这一次试点目的非常明确:“在示范工程的选择标准上,第一个因素就是看是否有合适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政府是从应用的角度来支持的,而不单纯是技术上的支持。试点项目都是有基本的商业模式,成功率很高的项目,跟以往的863、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等扶持计划有很大不同。”赛迪顾问副总裁孙会峰告诉记者,试点工程的推进,是将“政府扶持”的信号释放给市场,对整个云计算产业的落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难题未解


2011年,虽然云计算的发展依然很热,但安全和标准问题还是没有跨越过去。


在2010年之前,云计算基本上被几大国际巨头引导,那也是云计算的概念普及阶段。按照赛迪顾问当初的预测,2011年到2015年应该是云计算应用落地的阶段。


总结2011年云计算落地的第一年,孙会峰提炼了三大看点:国家提升云计算战略定位,加快统筹推进;地方谋求云计算先发优势,纷纷抢位布局;应用需求进入集中爆发期,市场潜力巨大。


这一年云计算落地的标志是,发展驱动力从“政策引导”转为“市场拉动”,并且业务创新源从“技术导向”转为“应用导向”。


在第一批试点名单中有5个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所有项目中不仅包括财税、教育、城市交通等政府项目,也包括百度、腾讯等企业项目。所有的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需求。但孙会峰也认为,云计算毕竟是刚刚落地,2011年推进并不是很快,真正实现盈利的更是寥寥无几。


2011年,虽然云计算的发展依然很热,但几个难题还是没有跨越过去。最突出的就是安全问题,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将数据迁移到云上去,都存在很大的担心。比如2011年众多企业推出网盘服务,但很多用户只敢把一些不重要的、需要随时调用的数据放到云上,而核心数据都放在自己的电脑上。


大规模数据中心搭建的云,并非都是安全的。2011年,亚马逊爆发的宕机故障让业界印象深刻,其四月份的宕机导致了包括基于位置服务的社交网站FoureSquare、问题和解答服务商Quora、新闻共享网站Reddit以及网络出版商BigDoor的全面瘫痪,事情的严重还在于亚马逊本次故障持续了四天,再次引发了云计算的信任危机。


另一个难题就是标准。从云到端,需要无数的设备、无数的技术,要实现所有云与端的数据交互,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否则云计算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据孙会峰透露,云计算专委会已有100多家企业成员,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进标准的制定。当然,标准将是一轮更激烈的博弈。


云中探路


 从目前来看,围绕云计算的创业投资者的热情正在追随着端上的新应用、新服务。


虽然很多难题没有解决,但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创业公司,已经不能再等。众多企业在云中摸索前行。


阿里巴巴也是云计算的一个先行者。


阿里巴巴当初推阿里云的时候,并没有想清楚这个云能做什么,只是因为当时所有的企业都“无云不欢”,阿里也必须“撑”出一片云来。


经过内部这几年的摸索和调整,阿里终于想明白了——通过阿里云打通阿里系,为大淘宝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同时阿里云将对集团各个平台上的海量商品信息、信誉体系、支付工具、用户资源进行提炼挖掘,开发商业应用,使这些数据真正具有战略价值。阿里云CEO王坚的说法是:“做中国拥有最大计算能力(而不是服务器最多)的公司。”


在2011年,随着阿里手机的推出,阿里云的思路更加清楚。阿里云过去是一个纯成本中心,如今正在向一个盈利部门跨进。王坚透露,该业务最快将在一年内盈利。


在2011年另一个发展飞快的云应用是腾讯的微信,依托腾讯QQ体系海量的社交数据库,结合语音对讲功能,为用户提供点对点的云通信服务。


2011年微信注册用户数增长数量超过5000万,使得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快速而且深深地植入一棵树。虽然微信的盈利还没有提上日程,但由QQ衍生出的腾讯帝国的成功,谁也不怀疑微信未来商业化的能力。


高德地图(Amap)凭借庞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特别是具有聚合功能的生活服务信息系统,为手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位置生活服务解决方案,在2011年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


“微信和Amap代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功能和服务从本地转移到云端,在降低对客户端接入要求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服务,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的落地进程,也会提升移动互联网本身的技术含量和普及进程。”易观分析师闫小佳认为。


从2011年开始,投资者也明显开始关注云计算的创业公司,从目前来看,围绕云计算的创业更多的是在“端”,而非“云”,投资者的热情也正在追随着端上的新应用、新服务。


记者观查


云发展需要产业分层


虽然云计算产业培育和应用创新进入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缺少统筹规划、对应用领域研究梳理不够、示范项目仓促上马、投资风险增大、重复建设、投资过热等问题。


未来云计算示范项目的建设将更加理性,以市场需求为重点,重视商业模式探索,利用云计算技术切实解决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比如在当前的投资热潮中,值得警惕的是,很多投巨资建成的所谓“云计算”平台,实质性应用非常少、设备利用率非常低,有的云计算中心沦为仅供参观的“展示中心”,有的只是在规模和硬件设备上大做文章而没有提供真正的云计算应用服务。因此,在设立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时,必须加强宏观规划布局,根据信息化建设需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是云计算发展的必要基础,只有集约化,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能力,也才能够使得计算的单位成本降到最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虽然都在云计算领域有着非常好的探索,但他们各自建立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投资分散,无法实现规模效应。


真正要实现云计算产业的盈利,离不开云计算基地的建设。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要“分层”,即基础建设与上层应用是分离的。国家应该在基础建设上做统筹,而企业则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上层应用的创新上。

在线留言

公司或单位名称:
姓名:
电话:
邮箱:
感兴趣的业务:(多选)
  • 智慧城市
  • 智能轨道交通
  • ICT产品服务
  • 智慧城市交通
  • 商用智能产品
  • 智能多元化支付
  • 互联网+信息服务
其他需求:
提交

感谢您的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联系您!